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551节 (第3/6页)
件事似乎有抬高国务会议和国务殿地位和作用的嫌疑,自然不能只从国务殿有权力调动的部门来查证。 皇帝,也许正等着国务大臣们的态度。 于是继陆炳之后,朱厚熜又看到了国务大臣对这件事的“郑重对待”。 他不由得有些意外和无奈。 明明他是有心让皇权不那么绝对、让官僚体系的共同决策发挥更大作用的那个人,但现在大家偏偏越来越在乎皇权的看法。 这件小事,有那么重要吗?需要当前就给出态度去应对处置吗? 异常的情况总让朱厚熜感觉有点熟悉,这种感觉,上一次还是唐顺之拉着严嵩夜里来请见。 朱厚熜不禁带着些“成见”顺着这个脉络思考了下去。 而后,他有些不确定,也有些犹豫。 可思来想去,他也只是批了几个字:“不值一提。君臣一心,专注国事。” 朱厚熜觉得,还需要再看看。 等到把批复的意见发了出去,朱厚熜有些思念起儿子来。 朱载墌在黄河工地呆了月余,听说现在又再次启程,前往江南了。 看来改革推进到这一步,朝中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又看不太懂他这个皇帝了。 只有杨慎堪称“愚忠”,只盯着他认定的一些事做好。 就算有时候会让皇帝不快,但他只是格局小,却没有更复杂的心思。 但是有些人,是真的好奇皇帝想把大明的君权和“相权”推进到什么样一种状态了。 这样的情况,是应该好好教育一下儿子,让他心里有个谱的。 那是未来的事,因此,朱厚熜又想起了之前的另一份奏报:奉他旨意,吴承恩已经抵达了京城。 “宣吴承恩。” 皇帝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