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靖明 第266节 (第1/7页)
招不招是一回事,办不办是另一回事。 皇帝是最会使过的了,官绅的骨头也远比许多人想象的要软。 真正聪明的都知道在皇帝握着沙包大的拳头站到面前时该怎么选。 新法嘛,是会损失不少利益,但比起丢命灭族,难道活着不香吗? 知道朱见浚、孔闻韶、傅荣忠都已经被抓了,还憨的会“被逼无奈铤而走险”,聪明的都会观望。 而在他们观望的这段时间里,京城消息传出。 十月初一朔日朝会后,皇帝南巡! 和皇帝一起南巡的,有崔元和镇国公一起统帅的京营五千大军。 负责供应粮饷的,是山东总督张孚敬以及“深明大义”捐出了不少钱粮的山东三王。 山东税赋那么重,今年还要支应南直隶的赈灾粮,哪还有这么多钱粮的? 朱厚熜在养心殿里看着张孚敬的奏报只能感慨:“这就是夫子后人?假的吧?” 第253章 要钱,还是要命? 山东,国初七十二万余顷田土。到弘治十五年,少了二十余万顷。又过了二十余年,此时连五十万顷都没有了。 所以山东哪来的钱粮? 张孚敬来了,钱粮就有了。 经过在广东的洗礼,他对于官绅如何隐田避税已经门儿清,而且有着丰富的处理经验。 此时此刻,改了孔子祀典、拿办了衍圣公和曲阜知县,张孚敬坐镇曲阜升堂问案,这是杀鸡儆猴。 湖广二王三卫叛乱当前,山东又没遭灾。这个当口,怎么办? 衍圣公怎么处置,交给了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