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张落的新奇 (第3/4页)
更高的精铁,组成了最开始“热武器”研发的构成条件。 在此之前,北宋的武将会将火药绑在铁箭上发射,手铳用的还是竹管枪管。 威力堪忧。 而到了南宋,火药技法越发先进,出现了最初的“管形火器”,竹管被更精密的铁管和铜管所取代,则子窠用铁块等物质制成(类似子弹)然后火药利用爆破的张力把推子窠出去,这是后来步枪和子弹的雏形。 很不幸的是在与宋的作战过程中金人和蒙古人也相继学会了火器的使用和制作这对蒙古铁骑几乎打下整个欧亚版有着巨大贡献。 而到明以后,随着灌钢法的改进,苏钢的出现,让当时的匠人可以制作出更强有力的枪管——也就是炮筒,红衣大炮成为主流。 秦镇曾看过很多历史小说,里面的人随随便便就能制作出高稳定性的火铳、大炮。 这其实并不合理。 黑火药和火器,其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只需要一硫二硝三木炭,而后者则需要较为先进的冶铁、锻造工艺。 秦镇并不清楚这个世界的锻造工艺,是否可以支撑生产火器所需要的必要零件,但从匠人能够生产出千仞丝这种级别的工艺来看,应该还是有些可能的。 面对秦镇期盼的目光,张落略显迟疑。 “你让我弄一个实心的铁棍没问题,但你要是说想把铁棍中心给掏空,还得保证整个结构大致稳定,还能像卯榫那样和其他玩意衔接起来,我觉得你是来找事的。” 他没好气的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