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8 学术反响 (第8/12页)
入黑洞的引力场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核心激扰活动所产生的的围绕在黑洞周围一定距离上那些盘状气态物质有可能演化为恒星?” “但那需要生成一个高温高压的核心,如果这些数据比对是正确的,那里的恒星很巨大,而且亮度极高。” “好吧,宇宙的结构更加复杂了。我就知道,一切都太简单了,那里的质量可是6.84X10的36次方,是太阳质量的360万倍。” “明天全世界都会为这个发现而疯狂的。” “哈哈,卢修斯,你错了,没几个人会关注这些的。当然物理学界大概许多人会不知所以。” “等等,说到这个,你们觉得宁的这个发现有没有可能拿明年的诺贝尔奖?” 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刚刚无限热闹的群聊突然就再次沉寂了下来。 半晌后才有人回答道:“应该不会吧?毕竟去年才刚刚把诺贝尔奖颁给了研究引力波的,总不能明年又给搞宇宙学的,做量子物理那些人会疯掉的。而且宁孑也不算物理学家吧?” “但我们通过宁孑的论文发现了银心存在致密的恒星天体,起码颠覆了三分之一我们对银心的认知,以及相关理论。实事求是的说,这的确是诺奖级的成果。如果他明年能把理论补全,那再蝉联一次诺奖问题也不大。” “他才22岁,已经拿了菲尔兹数学奖、图灵奖,所以还要刷新一下诺贝尔奖的记录?” “嗯,所以有什么办法?” “我还是觉得明年该颁给量子力学了。” “呵呵……” “好了,验证完毕,各位,结果给你们发到邮箱里了,事实胜于雄辩,不管你们觉得有多难接受,华夏人是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