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6章 (第3/3页)
三公九卿的人生赢家做什么? 陶青就算今日之后名声扫地,他也能靠三四十年的政治积累为后代铺出青云路,然后在上千户的食邑供奉下安度晚年。 可笑吗? 但这就是陶青的真实下场。 玩政治的谈脸就跟华尔街的谈良心一样“你法我笑”。 上座的刘瑞自然没有放过底下的表情变化。 那些能为陶青出头的也止步于此,再多就强人所难了。 原本还以讽刺的心态看待陶青的晁错想起商鞅的结局与公子虔的下场,最后只能为之叹息。 陶青也好,他也罢!都不是过君主专制的工具之一,区别只在于陶青更蠢,更好控制,而他比陶青更有能力,更适合背锅。 “货币改革与税收改革一事不可再拖。”刘瑞见朝中无人反驳自己,心满意足地推荐道:“既是先帝的遗政,尔等不会一直拖到朕出热孝吧!” 说到这儿,刘瑞的声音微微压低,显然带了丝胁迫的意味:“那可就不美了。” “同时也负尔等之忠与先帝之德。” 朝上的人都下意识地嗓子一紧,不知皇帝又有什么后招。 晁错倒是松了口气,因为只有皇帝的态度足够坚定,才能确保执行者的尚方宝剑足够锋利。 不过这执行者的宝剑要是锋利过头了也不是好事。 至少刘瑞还不想重蹈汉灵帝或唐玄宗的覆辙。 “既然丞相在当御史大夫时花了半纪都未能解决两项政策的诏书一事,所以这遗留至今的问题便由现任的御史大夫接手。”刘瑞看向等待已久的晁错,意味深长道:“既然丞相提过今时不同往日的问题,那这诏书里是否需要添点什么,删减什么,还需卿与太学府的博士们一同商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