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_第38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1章 (第2/3页)

 “……你真的是读书人吗?太学府,太学府。‘太学’二字被你吞进犬腹了?”

    “这么说?”

    “没错。”

    排在公孙弘前头的学子语气严肃,甚至带了丝难以抑制的兴奋:“我家夫子说了,这太学府就是大汉的稷下学宫。陛下要效田桓公建稷下学宫,许百家博士与国士议天下之事。”

    稷下学宫???

    公孙弘的心脏跳得那叫一个快,整个人在冲昏头的热血下脖子一梗,大声喊道:“善。”

    前面的人回头看着热血上头的公孙弘,并未因此斥责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嚷嚷,而是与之拱手行礼道:“百家争鸣,复兴于今上。”

    “的确是善,大善。”

    二者相视一笑,行李后便自报家门:“吾倪宽,授于欧阳生,习《尚书》《欧阳学》。”

    是儒家啊!

    虽然儒家内部经常打成猪脑子,甚至在武德充沛,立法不严的战国时期真的敢去政敌家里送温暖,但是在百家兴盛,儒学得不到主流社会的认可后,他们内部居然有了微弱的团结力。最后在叔孙通被鲁儒打脸,导致法家弯道超车,如今已占三公之一,九卿之二点半(郎中令郦寄半法半兵)后,儒家终于有人大声喊道:“别打了别打了,人家都快偷家了,你们还在这儿内部消耗呢!”

    什么叫统战价值,这就叫统战价值。

    法家内部不打吗?

    黄老家内部不打吗?

    打,当然打。

    但是他们比儒家更懂得“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的道理。

    商鞅和申不害的弟子不服对方,同时对荀子之徒的韩非子弟有点意见,但不妨碍商鞅的弟子要看《申子》和《孤愤》《五蠹》,甚至把《神农》《野老》《墨经》《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