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_第43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7章 (第3/3页)

无穷的。即使此刻暂时看不到燧发枪的希望,但是别忘了从东周传下的杀伤性武器——弩。

    参考现代的复合弓与古代的十字弩,诸葛连弩,重型十字弓与架子弩的诸多优点,加上从百越获取的新型鱼胶。相信在没燧发枪的情况下,刘瑞依旧能给匈奴带来一丝小小的震撼。

    第269章

    刨除火药这一四大发明后,真正推动武器发展的零件只有两个——一是橡胶,二是弹簧。橡胶这玩意原产于巴西,后经大航海时代从马来西亚传入中国。在有巴西的橡胶树前,国内用于替代橡胶的便是秦岭的杜仲胶——虽然在延展,耐老,以及可塑性上比不过天然橡胶,但也有高强度和耐水的特点。

    最重要的是……

    西汉的造船技术还比不过秦朝呢!他就算想引入那些珍贵的美洲作物也没有机会啊!

    值得庆幸的是,国内的物产还算丰富,可以用杜仲胶来替代橡胶。

    不幸的是古法提纯杜仲胶的程序非常麻烦,想要大规模生产是不可能的。

    而且和杜仲胶相比,另一个不可能日常化的零件——弹簧,其成本价说是一根两金也不为过。

    没办法,古代不能控制脱碳技术,所以像现代一样搞生铁脱碳是绝无可能的。无论是西方常用的海绵铁炼钢还是东方常用的熟铁炼钢,其本质都是靠堆料砸出合格品。

    以嘉靖年间的《武编》为例,在不算高炉折旧的情况下,百炼钢的价格是生铁的三百倍,在嘉靖年间的报价是三两银子一斤。

    西汉的生产水平肯定比不过一千五百年后的嘉靖时代。即便是有刘瑞这个穿越者在,墨家也是花了一番气力才捶出一块合格的百炼钢,然后又在百炼钢上试出能让强弩的杀伤力更上一层的弹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