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7章 (第2/3页)
——包括晁错都忍不住眉毛一跳,感叹这大汉的天真的要变色了。 丞相之位,贵就贵在管理天下大事与地方奏章,相当于大公司的总经理。 问,如果分化总经理的权力,避免一些拥有股份的总经理以下克上,鸠占鹊巢? 很简单。 在握紧绝对占股(军权)的同时稀释总经理的权力,不要让他大包大揽,而是与其它部门独立运行后由董事长最后拍板就行。 而刘瑞要做的,就是借陶青的失误与将其贬回家中的空隙削弱相权,实现个人的大权在握。 这是个很危险的举动,同时也考验皇帝的个人能力。 也正因此,刘瑞才需尚书令与太学府为自己保驾护航,同时将立法权下放给御史大夫,作为拦住昏庸之君的最后保险。 只是…… “丞相一走,御史大夫作为唯一的三公便得身负重任。”刘瑞看向一脸错愕的晁错,后者不免浑身一颤,同时有了不好的预感,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期拜道:“食君之禄,定当为君分忧,只是……” 思及手上还未捂热的立法权,晁错的表情那叫一个挣扎。 作为一个法家子弟,能如商君般立法变革是最终梦想,即使为此身败名裂也在所不惜。 可这最终梦想的前提是你有足够的底气去实施而非拿了宝剑却在拔剑的那刻大喊“卧槽!”——这他爹是没开刃的钝剑呐! 商鞅变法的必要条件就是秦孝公的鼎力支持与后继之君的接任推行。 反观晁错…… 瞄一眼上座的皇帝,晁错不免有些迷茫。 到底是他推行改革啊!还是这位想法很多,行动力和先帝一样强的可怕的新君在推行改革? 晁错很迷茫。 但晁错作为政治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