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0章 (第2/4页)
道:“欧公算是汉家的廷尉里下手最轻的。” “可即便是这样的老善人,居然也有这么刚的时候。” “这还真是……” “出乎意料啊!” 对于刘启而言,廷尉张欧干得很糟糕,非常糟糕。因为他过于仁善的性格,以及被广为称赞的长者之资,所以给人判刑都是往轻的判。即便是有不得不判的死刑,他也是能推就推,甚至为此痛哭流涕不止。 搁在后世来看,这样的法官算讨人厌的圣父。不过要是看看西汉的判刑典例与某些法律的离谱程度,你就会发现,有张欧这样的法官对底层黔首而言兴许是件好事。毕竟后人根据《刑法志》和汉代遗址所出土的尸骨做过一项可怕的统计,即便是在文景之治时,死刑犯也占了总人口数量的0.1%,也就是说,他们每年要处决1~3万人。 这搁现代完全是不可想象之事。 而在张欧担任廷尉的这些年里,因为他判刑较轻且拖拖拉拉的缘故,牢里死刑犯“积压”太多,导致狱吏狱卒们管理起来非常麻烦,批给廷尉府的经费也是节节攀升。因此不仅是廷尉府的属官们怨声载道,就连少府和内史也对廷尉张欧有所不满,最后把抱怨吹到刘启这儿。 所以借着刘彭离的事,刘启也想换个不会拖拖拉拉的廷尉。 但也不能搁在这时让九卿瘫掉三分之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