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_第39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4章 (第2/3页)

层父母们勒紧裤腰地供孩子进学就是为了争个百石,乃至斗石的小吏之位。而且不仅是工农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上官学,那些已是小吏的父母也怕孩子阶级掉落,更怕上头突降个贵族的旁系子弟或无法认领的外室子抢他们的位子。

    没办法,上头的老爷们越生越多,可不就瞧上以前瞧不上的小吏之位。

    背景差距倒是其次,更绝望的是资源与眼界的差距。

    别看大家一直嘲讽官二代是虎父犬子的典型。可现实是官二代们只要脑子不蠢,老子舍得往死里逼,拿师资与见识碾压跌跌撞撞的底层黔首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也是儒家在起步之初遭人恨的主要原因——礼下庶人后知识便不再被贵族垄断,官二代的优势在科举制与降爵受封下被逐步瓦解,自然拼不过往死里卷的底层。

    刘瑞此时还在敲开贵族们的知识垄断,手段尽出地让好的师资倾向底层。

    效果都没见着一分的情况下再给底层汉人增加外来竞争者?

    别说是刘瑞还没疯到那步,关中的老臣……包括隐居的太皇太后和薄太后也不会允许刘瑞去砸统治的基本盘。

    故在会稽郡那儿,很多优待没有明说,但只要是生活于此的人都很明白谁有补贴,怎么做才能拿补贴,怎么选才能让子孙后代们过得更好。

    于是乎,在乌伤翁主治理一年后,会稽郡南部出现了十分有趣的现象。

    出任县令的许钱揉着脑袋道:“这是第几对了?”

    “今日的第十对。”秦汉时为了制止骗婚与同姓结婚的行径,要求黔首成婚前必须得去里正乃至官府报备,然后把女方的户口迁移到男方家。

    和现代一代,结婚人数也是作为官吏政绩所为人重视。

    刘瑞往会稽郡迁人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