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4章 (第3/3页)
自是学黄老的富家子弟居多,儒家其次,法家倒是最少。 但奈何第一个开团的是法家,打得最狠的也是法家。 所以…… “陛下非要将此时闹大,弄得大家心神不宁吗?”章武侯是皇帝的舅舅,更是外戚们的山头,自然得出面继续好言相劝:“无论如何,这都是难以启齿的事。陛下既受无妄之灾,又何必让自己的颜面继续受损。” 刘启瞥了眼章武侯,再瞥了眼刘瑞。 父子二人在对视中都看出对方眼里的嘲弄。 你跟老刘家的谈脸面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世界上最搞笑的事莫过于跟华尔街谈良心,跟政客谈脸面。 “章武侯的意思,朕明白(但不想理会)。”刘启露出宽慰的表情,可说出的话却是丝毫不顾章武候的脸面:“朕想着科举终究牵扯了太多官员,还是得在朝会上再议一次。” 什么叫给人添堵,这就叫给人添堵。 别说是在场的勋贵学生们暗自叫苦,就连申屠嘉都有想昏过去的冲动。 皇帝在朝会上提了这事就意味着要下诏解决,将参与者都摆到明面上。 那他这当丞相的到底是通过皇帝的诏令,还是将其打回去? 作者有话说: 刘瑞想着是堵死勋贵们的后路,刘启想的是借题发挥逼着要脸的勋贵乃至丞相同意某些不好同意的事。 之前文里有漏洞,董仲舒这时还没开门授课呢!所以改成公羊寿。 第103章 众所周知,政事只要不上朝会,不下明诏就还有周旋的余地。 而要是在朝会上追究此事,立刻下诏…… 众人不免偷偷看向窦太后和老丞相,只见二者面沉如墨,竭力克制自己的脾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