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热兵器混搭 (第2/4页)
杀来得有效。 这是“红旗军”步兵为主力第一次跟敌军交锋,黄汉知道自己在“红旗军”心中的地位,他决定亲自和步兵、劳役们一起守卫步兵本阵。 黄汉命令憨子和杨大年、袁思明、王展鹏几个率领“红旗军”骑兵,他们发动攻击的时机是喀喇沁骑兵冲击步兵阵地小半个时辰后。 这个时代打仗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红旗军”骑兵发动反冲锋之时正是喀喇沁骑兵“三而竭”之时。 黄汉了解历史上冷兵器遇上热兵器的战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发生的英法联军对阵满、蒙古骑兵的八里桥之战完全能够说明问题。 此战满、蒙古骑兵伤亡过万,而英法联军只有十二人阵亡。这还是已经不装备盔甲的洋鬼子不远万里渡海而来,深入中华腹地几万人马规模的会战。 法国议员不肯给予法军将领孟托班过高奖赏,他们认为发生在八里桥的不过是“一场引人发笑的战斗”。 因此黄汉不认为“红旗军”的伤亡不可控,毕竟鸟铳手的防御力比英法联军强多了,两层棉甲足以应付漫天飞舞的轻箭。 喀喇沁骑兵不会是果敢决绝的狠角色,他们不可能牛掰到在被大小铅弹袭击乱了阵脚的情况下还坚持作战,更加不可能冲入由插着白蜡杆长枪的独轮车围起来的阵地。 蒙古人的曼古歹战术黄汉心知肚明,往往鞑子都会利用轻骑兵灵活的优势,采取围着步兵军阵兜圈子漫射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