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八章:如鲠在喉 (第4/4页)
答应道:“卑职遵命,卑职全仰仗公公栽培,跟着公公一定会奋勇杀敌。” 大明修建大凌河城的开工日期提前了几个月,后金方面不是麻木不仁,而是谋而后动。 大凌河城他们打下来两次,不介意再打一次,他们之所以没有趁着城池修到半途之时出击是因为有顾虑。 在大凌河集结的大明军民实在太多,不下于六万,其中还有在浑河血战打出军威的白杆兵七千,红歹是认为此时率领大金军赶去大凌河会战势必会面临恶战。 纵然红歹是有信心,知道最后的胜利肯定属于大金,他也不能过多消耗八旗军,况且他一直在盘算着如何夺城,至今才有了决断。 他知道明军不可能始终都有六万军民坚守一座城池,那些客兵早晚都要撤离,最后跟大金军干仗的应该是老对手也是老朋友祖大寿带领的关宁军。 果不其然,七月上旬,协防、劳作的四万余军民撤离了大凌河一线,如今探报表明,驻守大凌河城的果然是祖大寿、何可纲、张存仁等等辽东将领带领一万五千关宁军驻防。 大凌河城的存在使得红歹是如鲠在喉,他已经想好了作战计划,围点打援,在拿下大凌河城的同时争取更多歼灭明军是最终目标。 他立即征调大军,包括蒙古兵在内集结了超过五万大军,崇祯四年七月二十七日,建奴、鞑子联军从沈阳出发,竖日便渡过辽河,拉开了凌河之战的序幕。实在闲得疼的明末汉之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