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64 (第4/4页)
行业,也只有人民杂志沽市分部能与其比肩。 许城阳对杂志的人向来大方。五位作家及其责编的来回车票,及路上的一应花销都由杂志出了。而在交流会期间的花销,则由主办方作协负责。 余老一如既往的笑呵呵,张老则是要不苟言笑些,但也不难相处。还有两位作家也都五十上下,和蔼可亲。从沽市到京市的一天一夜的火车,一行人也算是和谐相处。哪怕在出车站时,温向平疲惫之下微跛的脚步,几人也并没有投以奇怪的视线,仿若温向平的脚和他们没什么两样。 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作家都对他和善。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的作家都看温知秋不顺眼。 虽然温知秋自以这个笔名发表第一篇作品到如今已有六七年,也算资历不浅。然扣除其间潜心学习的两年,再加上温知秋的三大著作,还有一本译本几乎扬名全国,赚的是多少成名作家的数倍,还越过了更深资历的前辈成为作协理事,难免会引来嫉妒。 但每个作家的肚腹中都有无数个弯弯绕,在交流会前期的准备过程中,饶有一些人看温知秋不顺眼,也不过是皮笑rou不笑的暗讽几句,从来没撕破脸皮过。温知秋也就冒充人傻耿直,一概当听不懂。反倒让找茬的人自己咽了口老血回去。 前来参加交流会的作家都住在作协提供的住所,是间高级酒店,两人一间。温知秋便和罗家和住在了一处。 也有一人一间的,只不过,就不是温知秋这种后辈住的起的了,更多的供给了像贾平仄、史仁这样的大家。 酒店的装潢,尤其是服务比起前十年来说要好了不少。温知秋每天忙完回来,点一杯红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