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第2/3页)
他能考上,一部分原因固然是接受了夫子的启蒙,可后来的买书,银钱是哥哥嫂子出的,再后来的丰富阅读面,是阴差阳错买了施家做过注释的读书人用的书籍,再后来,跟本就有才学的灵韵接触,互相学习,自己也想争一口气,才是促成考试成功的原因,并非是夫子一心一意教出来的。 说句大不敬的话,夫子当初也只是为生活,选几个识字的,不粗鄙的学徒给他干活。 因此,难过归难过,不会影响他日常生活和心性。 至于喜欢找自己借书的娉婷,在得知对方心思后,封有山只会回复一句:“你没钱买书,还不能去书肆借阅么。” 一句没钱买书,把人气得转身就走。 不多时,夫子便在课堂上刁难,刁难不成,便说他既如此成才,日后他也教不了了。 封有山早知道有今日,拱拱手,收拾了自己的东西离开了学塾,之后便和吉祥如意一同前往平昌,带着美酒好墨,找那位孤傲的读书人去了。 夫子得知后冷哼一声,给娉婷选了家里出了两秀才的。 对方小儿子都已经二十,怎么可能没亲事,不管老秀才怎么说,他也没松口,气得夫子大骂都是一群没良心的,读书的时候一口一个夫子,需要他们的时候个个滑不溜丢。 只能气呼呼的选了一个没考上秀才,但是瞧着聪慧,年纪也小的,匆匆定亲,来年考试后就成婚。 他能教出一个秀才就能教出两个,三个! 有山两日后回来,车上多了一个白衣长衫的年轻人。 不,算不得年轻了,他只是瞧着年轻,其实已经年三十有一,只是生得俊俏,又没吃过什么生活的苦,瞧着二十出头的样子。 对方一下车就奔着院子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