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_0215 销金之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215 销金之窟 (第2/5页)

是供佛,二是讲经,三是弘法。”

    李泰先将父子三人引入当中一间大帐,帐内香烟弥漫,迎面所见是大大小小、各种材质的佛像,井然有序、层列分明的供奉在土台上。

    “师佛乃是北州大德法师,除了佛法教化的慈悲佛缘之外,更有一份族类相亲的血缘。其诸部族裔,无论贤愚贫富,此生都必须供养一尊师佛法相,才可谓之无漏圆满,历劫而不伤,轮回享福报!”

    李泰如今俨然已经化身成为刘师佛宗教形象推广大使,行入帐幕后便一脸庄重的介绍供养一尊师佛法相的重要性。

    此间这帐幕中,最下一层堆放的是陶制佛像,面目模湖、造型粗劣,甚至都没有着色,瞧着倒像是灰扑扑的硬土块。

    但就算是这样的劣等佛像,也需要信徒捐输一头羊才能摆列进来,再向上加以着色的陶像则需要两头羊。

    除了造型更加清晰突出,按照清者为上、浊者为下的标准,自然是越上层所享受到的香火更清高,相应的供奉主也能得享更多福报。

    下层的那些陶土像都是稽胡信徒个人入此捐输供奉,再往上层便出现了铜锡佛像,便不是普通人能够使钱就可供奉的了。

    因为铜锡往上的佛像不唯是捐输得福,更标志着是为佛寺的修建做出了切切实实的贡献,他们的名字都要铭刻在佛像底座,同师佛法相一起享受香火功德的供奉。

    要作贡献也很简单,使人使物即可。比如说这座佛寺占地如此广阔,当然需要向州郡官府赎买才能圈地为寺。

    李泰以个人名义向州府担保,承担了二十万匹绢的出资,如今俨然成为这座佛寺最大的供奉主。所以他所供奉的佛像就不摆在土台上,而是独享一座神龛,专门做佛室供养,每天还有高僧为之诵经护持开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