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2章 生子当如王林 (第3/7页)
人,工厂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分工作,更是一家大家庭。那个女工的想法,他们都能理解。 离开工厂以后,这些没有太高学历、没有什么生存技能的纺织女工,很难找到新的出路。 申纺集团改革,是时代所需,也是势在必行。 纺织业一度的辉煌让它占用了申城市区内大部分的地皮,纺织厂占地面积大,但单位地皮带来的价值又很小。纺织业生产带来的河流污染也十分严重。为保护环境,市里规定,内环线范围内不再建厂,并下令整改被严重污染的姑苏河。曾经密集于姑苏河畔的纺织厂必须退出,陆家嘴、肇嘉浜路等等后世繁华的商圈,过去都是纺织工厂和仓库。 此外,国内的纺织业开始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压力。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在这种竞争中显然不具有优势。纺织业在最初一阵追加投资失败之后,纷纷开始减员、停产,然后就是卖地,最后关厂倒闭。 城市的改革需要穿上新衣,要有符合国际都市的美好环境。高楼大厦、繁华商圈都需要土地。大多数的纺织业工厂,只能关、停、并、转。 而纺织厂的工人,她们大都是老三届、初中、高中生,顶替回沪的,农场过来的,下岗对于她们来说,就是没有饭吃。 所以,纺织行业的改革,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周伯强询问王林有没有这么多的钱收购申纺集团。 王林不急于回答,而是先讲了一通申纺行业的现状。 大家都明白了这么一个事实:申纺集团遇到了困难,必须做出重大改革! 王林讲完了这一切,这才说道:“我有多少钱?或者说爱秀集团有多少钱?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收购申纺集团?我觉得这不是问题。因为我们并不是完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