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_第二十八章 血脉传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血脉传承 (第2/4页)

同样如此。

    因此自捍卫名誉第一次挥拳之后,蒋海潮便一发不可收拾,遭遇大战小战无数,几乎打遍了全校。他把所有班级、年级的“大王”打得鼻青眼肿。而在其间的过程里,他也被他们打得鼻青眼肿。

    不过到了最后,他还是成了公认的全校“大王”,也就再没人敢叫他“蒋光头”了。而自此,同样取自姓氏谐音,却显得威风凛凛的另一个名号——“大将”,倒是传开了。

    我国有句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固然,这等同于“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话,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并不正确,但反过来说,有的时候也的确很灵验。

    应该说,蒋海潮就是这样的例子。他之所以在小学就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且在今后能一步步成为西北岸“海碰子”中公认的“第一条好汉”,无论是从基因遗传的角度来说,还是从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来讲,都与他的家庭紧密相关。

    蒋海潮的家族是祖辈生长在滨城海岸的渔民,他们老蒋家靠“碰海”吃饭的历史,恐怕得追溯到数百年前了。

    因此历代老蒋家的人不但对西北岸的海况了如指掌,拥有独家的“碰海”诀窍,也被锋利的礁石和湍急冰冷的海流子锻造出了坚实的体魄和彪悍的性情。与大海的紧密相连以及威武雄壮的因子,早已深深溶入了所以蒋家人的血脉之中。

    蒋海潮的父亲蒋启盛,长得方头大脸,虎背熊腰,一米八几的大个儿,立在那儿像个小影壁,个头和黑脸在人堆里十分显眼。

    他是个碰海多面手,别人是在水下“拿货”专一不分心,他在水下是有什么划拉什么,海参、鲍鱼、海螺、扇贝、海胆、蟹子统统都装入囊中,还屡有手掰鲍鱼、手抓马面鲀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