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23 (第2/4页)
不敢保证寺中弟子尽数通过佛试,更遑论其他寺中的沙弥。 自佛试出现以来,还未曾有过哪家寺院僧人尽数通过佛试的。 如今有了:一个还不为他人说知晓的寺庙,少林寺! 佛门在北魏有极深的根基,消息一出,大同上下为之轰动! 能为了心中对佛的信仰,不远万里之遥跑到嵩山去找谢知非的,至少是认真修佛而非得过且过混日子的闲人。 这些人潜心修佛,因而对于佛试给出的题,并不觉有何难。 加之少林寺的人少,想要拿到百分百的几率便更容易。 然而这在大同王公贵族和平民走商眼中看来,那便是少林寺真方外隐寺,上到五六十岁的老僧人,下到七八岁大的小沙弥,一个不漏,都通过佛试成为了官方认证的僧人。 不容易啊! 加之谢知非他们与众不同的修佛理念和方法,一时间,少林之名不再是于八角寺周边传播,而是以更快的速度在平城传开了去。 几乎是一夜间,大同上上下下都在讨论少林。 说的人多了,自然也就传到了拓跋焘的耳朵里。 猛的一听说还有这么个佛家流派,拓跋焘便想起来,这嵩山下来的不就是那个传说中刀枪不入独步武林的佛门大德么! 拓跋焘顿时来了兴趣:“哦?这少林的僧人礼佛居然要劈柴挑水?” 也不知是因崔浩打压太过还是什么原因,即便时常被讥讽,崔景依旧信佛信得虔诚。 少林在大同声名鹊起,崔景岂有不打听的到底:“回禀陛下,臣昨日前往八角寺,的确看到少林的僧人担水。这少林的方丈虽年轻,但有极深的佛法造诣,说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