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_第168章 关键的一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关键的一年 (第2/4页)

地主的土地没有变,耕种效率、产量都没有提升,而成本增加了,收入自然大减。

    而其中的一小撮人胆大包天,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就想办法巧取豪夺,之后再把锅甩给朝廷。

    从这一年开始,少数地方开始有了成规模的乱民。

    好在傅斯年提前将最大的祸患方腊给拔除了,如今人家在琉球混得风生水起。

    他占据的两个大岛,地处倭国与高丽的要冲,凡是大陆来的海运都要在琉球停靠。

    自从傅斯年迎娶了西夏公主后,他自己逐步退出了朝堂的决策。

    但那只是表面,实际上,他对朝堂的掌控正在逐渐牢固。

    蔡卞深知能坐稳宰相是因为什么,大事都会与傅斯年商量。

    而拥有严嵩魂魄的高俅,则在傅斯年的运作下,用五年的时间也爬到了高位。

    他的岁数本身就大些,又是探花出身,受到的阻力反而比傅斯年还小。

    如今已经爬到四品的官阶、尚书右丞,等于也是宰相预备役了。

    军事方面就更省心了,以刘法、种师道为首的一众名将,全都身居重要位置,上朝的时候放眼望去,武将几乎都是傅斯年大力提拔的。

    一到年节,傅斯年的府邸门前车水马龙,排队送礼的人能堵住半条街。

    为此,私底下有许多议论的声音,风传傅斯年卖官鬻爵、任人唯亲。

    更有人劝谏皇帝,说朝政大权渐渐落于臣子之手,非大宋之福。

    然而宋徽宗是根本没有那方面的担忧。

    他清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