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假想敌是赵匡胤_第一章 衙日军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衙日军议 (第2/5页)

周诸多藩镇的节度使仍旧跨州连郡,尽掌一地的军事民政,宛然一副土皇帝的做派,针对东京的政令更是时有阳奉阴违之举。

    因此在北地藩镇中,还是很少有对国君,尤其是已经驾崩的前代君王如此恭敬的节度使了。

    若是放在别人身上必然会迎来一句“表面文章,实则心怀不轨”的评价。

    但是李筠的心腹却是了解自家节帅,昭义军李筠对大周太祖的敬意是实打实的。

    李筠自后唐参军以来,屡立战功,却一直未实现建节开府的夙愿。

    直到李筠效命于大周太祖郭威账下,颇立功勋,遂为郭威信重。

    之后他随郭威起事入东京,在郭威黄袍加身后,论功行赏,李筠方才得以建节开府,一展抱负。

    大周建国后,李筠先后任义成军节度使(滑州)、彰德军节度使(相州),皆属要地。

    之后又因为昭义军临近北汉,控扼河洛,俯视河北,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李筠奉命接替常思,移镇昭义军。

    在大周朝廷对李筠屡加恩典后,他俨然成为了河东方面的重帅,因此李筠对于大周太祖如此恭敬,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而李筠同样也不负大周两代君主的厚望,除了世宗初登大宝的显德元年,护军穆令均贪功冒进损兵折将外,李筠部署袭扰北汉,屡有所得,颇立功勋。

    今年四月初,昭义军行军司马范守图再入河东界,降其二寨。

    因此此次衙参恰逢其会,倒也算是一次小型的军事会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