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赵俊臣的紧迫感. (第1/8页)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摄政大明》更多支持! …… 皇帝任命百官,百官辅佐皇帝牧民。 皇帝与百官、皇权与臣权,自封建王朝出现之后,便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存在,双方谁也离不开谁,却又时常对立、彼此争锋。 在赵俊臣眼中,皇权与臣权之间的争斗,从君臣两大阶层出现之后便开始了,时而皇权压过臣权,时而臣权又压过皇权,可谓是此起彼伏,互有胜负。 然而,若是遍观中华之历史,就会发现,虽然臣权一直都在抗争着皇权,但随着朝代的更迭、制度的完善,皇权越来越强,臣权越来越弱,到了清朝雍正时期,皇权更是达到了顶峰,臣权从此再也无力与皇权相抗衡,从那以后,即使是首辅宰相,在皇帝面前也只能唯唯诺诺、叩首领命,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却再也不敢相争。 为何会出现这般情况? 许多史学家认为,这是清朝的雍正皇帝创建了军机处取代了内阁的缘故,但在赵俊臣看来,“密折制度”渐渐盛起后所产生的作用,丝毫不小于军机处的出现。 什么是“密折制度”? 所谓密折制度,就是允许和鼓励朝中一定品阶以上的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或是表述政见、或是弹劾官员。 密折制度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朝政的运行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以及百官对皇帝的敬畏感。二是鼓励朝中百官之间、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从而让百官彼此牵制、相互内耗,最终使皇帝坐收渔翁之利。 可以想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